緬甸邊貿商呼吁解決中緬邊境非法貿易題目
據《緬甸今日商報》10月19日報道,很多在中緬邊境從事貿易的緬甸商人,因為其貨物達不到中國海關的質量標準,因而難以正當出口到中國,只得折價賣給中國的非法貿易商。緬商人呼吁緬甸當局與中國合作,解決雙方貿易政策不匹配的題目。 一名緬甸貿易商吳苗敏在本月緬甸工商聯舉辦的對華出口研討會上稱,玉石和木材出口的特別管控可以理解,但沒有理由把農產品出口定為非法貿易。因為中國當局托底糧價,中國市場對緬甸的廉價大米需求上升,但吳苗敏稱中國海關對農產品的管控“危險了農夫”,他認為雙方當局應該就此題目進行協商。一旦緬甸的貨物沒有通過中國海關的質量檢驗,貿易商就不得不將貨物賣給黑市,以收回成本。出口商稱,為了增長正當貿易額,他們盼望能進步產品質量,但是面臨著缺乏技術和資金的題目。 有觀察員認為,責任應在緬方,緬甸應進步出口產品的質量。緬甸工商聯副秘書長吳苗丹透露表現,緬甸必要可持續(xù)的質量控制系統,以進步商品價值。雖然大量中緬邊境貿易被認為是非法的,但曩昔五年,中緬正當貿易額達109億美元,緬甸對華出口額達45.9億美元。 (信息來源:緬甸今日商報) (作者:佚名編輯:浙江水暖閥門行業(yè)協會)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
|